
4月28日下午,張家川縣召開2022年河湖長制林長制工作會議暨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全省水旱災害防御工作視頻會議和全市2022年總河長會議暨水旱災害防御工作視頻會議精神,開展2021年度河湖長制工作述職,安排全縣國土綠化及林長制、河湖長制及水旱災害防御等重點工作。
縣委書記張思佳出席會議并講話?h委副書記、縣長馬創成主持會議?h委副書記張育明通報了2022年國土綠化及一季度林長制工作開展情況;副縣長鐵寶祿通報了2021年河湖長制及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開展情況。
會議指出,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政治任務。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立足我縣生態功能區定位,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守土負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全力落實好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要堅持問題導向,嚴格督促考評,圍繞統籌抓好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治理,落實河湖長制,大力推行“河長+檢察長+警長”工作機制,綜合運用行政、司法等手段保護治理河湖,著力解決河湖管理保護中存在的問題,認真落實好水資源管理、河湖空間管控、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等重點任務,注重水資源節約保護,加強水岸協同治理,深化河湖“清四亂”行動,全力抓好涉水重點項目,深入推進清水河、樊河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建立以溝道淤地壩、旱作梯田和林草植被為主體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不斷提升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美麗幸福河湖目標。
會議強調,各鄉鎮、各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樹牢底線思維,增強防范意識,緊盯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從嚴從細落實水旱災害防御各項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科學預判汛情旱情形勢,未雨綢繆,抓早抓小抓防范,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健全完善監測預警、聯合會商、信息共享、技術支撐等工作機制,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分解和跟蹤調度機制,全面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加強山洪溝道綜合治理,科學制定防洪預案,強化防災減災隊伍建設,積極組織開展防汛應急演練,密切關注雨情水情,精準監測預報,及時發布信息,全力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氣象、水務、農業農村等部門,要根據可能出現的旱情,定期分析河流來水、工程蓄水、土壤墑情等情況,加強對水源的統一管理和科學調度,合理制定抗旱用水計劃,完善應急供水保障預案,在優先保證群眾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節約安排好工農業生產用水,切實提高應對旱情的能力和水平。
會議要求,全縣上下要充分認識全面推行林長制的重大意義,以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為目標,主動擔起保護林草資源的重大責任,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全力推動林長制各項任務落地落細。要堅持把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作為加強生態功能區保護的有力抓手,圍繞做好“增綠”“護綠”“用綠”“活綠”文章,在鞏固國土綠化“六大工程”成果的基礎上,對今年春季造林綠化開展一次系統“回頭看”,及時查漏補缺、整改提升,加大苗木后期管護和補植補造,持續擴大國土綠化面積,加快城區綠化工程設施進度和莊天二級公路沿線生態節點、生態修復治理等項目建設,切實提高全縣綠化總量和水平。要全面加強林草資源保護,實行最嚴格的林草資源保護管理制度,扎實做好林草資源確權和草原草場禁牧等工作,確,F有林地、草地面積不減、質量不降,嚴厲打擊破壞自然資源違法行為,一體化推進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疫情監測防控等,切實守牢自然生態安全底線。要樹牢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路子,鼓勵支持建設一批林下種植、養殖示范基地,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烏龍頭、花椒、林果等特色農業,推動傳統種植模式向林藥、林禽、林畜、林菌、林蜂等多種高效復作模式轉變,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縣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縣直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鄉鎮黨委書記參加會議。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