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吳雪镕 王博雅) “勞!痹撌鞘裁礃?記者揣著這一問題見到李建魁。芳菲四月,風和日暖,李建魁坐在路邊,夾著一個公文包,衣服不新,褲子上沾著些許泥點和薄灰。一把用了五年的花枝剪,刀刃不知修剪過多少花枝,被磨得锃亮。很難想象,這樣一位被授予甘肅省勞動模范榮譽的技術員,也是天水市麥積區新農民協會的理事長,竟如此樸實。

山路十八彎,李建魁帶著記者去往蘋果基地,車顛簸向上,坐在車里拉著把手也很難維持平衡,李建魁卻早已習慣。這條上山路,李建魁一走就是好多年。一路上,李建魁將自己近年的工作經歷說與記者聽。
1996年剛剛畢業的李建魁召集300多名校友成立了天水市麥積區新農民協會,為廣大農民提供畜牧、果品、蔬菜、大田作物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初來乍到,李建魁還是一名帶有書卷氣的青年學生,很多村民對剛來的年輕娃娃存有些許不信任!爸挥凶屴r民真正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好處,他們才能相信協會的作用!崩罱ǹ粻庌q,也不氣餒,他埋頭自己建基地育果,對照做實驗,將新技術傳授給村民。慢慢地新農民協會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科技成果,讓村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好處,也使協會在農民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多年來,李建魁服務農民2萬多人次,戶均年增收達4000余元。扶持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1個,涉及果品、畜牧、中藥材等多個領域,累計推廣果品新品種12個,8500畝;幫建養殖場6個,存欄2萬只,中藥材種植三處,推廣600畝。先后組織協會23名骨干到陜西、山東、北京等地參觀考察;承擔的區列科技項目《土壤理化性狀改善技術》在全區得到了推廣,在甘泉鎮二十四個村舉辦了科技“村村行”活動,培訓農民8000人次,推廣配方施肥5000余畝,為農民增收12萬元,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越來越多的村子富起來了,李建魁還是老樣子,衣著樸素,家里也沒有多少家電,生活平平淡淡?墒钦l家遇到急事難事,李建魁會第一個趕過去幫著解決。同村有位村民,由于病痛腿腳不便,李建魁得知后,不僅為該村民提供經濟幫助,更是為其買來修鞋機器,請來專業師傅教授修鞋制鞋技術,幫助他解決生活難題。校友文華和李建魁相識多年,也是最早加入麥積區新農民協會的,去年文華家人突發疾病,打電話給好友李建魁,李建魁一聽翻身下床,半夜三點開車將老人及時送至醫院治療,平日還時不時送些新衣服給文華和家人,可自己的一件衣服已經穿了好多年也舍不得換。文華常說李建魁太辛苦,讓他休息,可李建魁始終說沒時間。得知李建魁成為勞模,文華很替他高興,“他當選這個勞模,我認為是名副其實的。勞模精神在他身上體現得很到位,他從產品的引進到產中的一系列技術服務,再到產后產品的銷售,他都是嚴格選品把關,更是把學到的技術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手把手教給農民,這個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2020年,作為甘肅省勞動模范中的唯一一位農民代表,為鄉村振興而奮斗一直是李建魁努力的目標。李建魁從鄉村振興五大振興目標出發,結合麥積區農業發展實際,迅速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同時制定了三年規劃。三年內,改善“花牛蘋果”口感綿、糖化等問題;三年內,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三年內,努力探索豬常溫人工授精向凍精技術發展。計劃定下來的第一件事,李建魁帶領協會會員遠赴天津、山東等地,緊緊圍繞東西部科研合作項目,從天津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引進蘋果“六代紅星”新品種;去山東學習畜禽糞便腐熟處理先進技術,引進機器;臨夏畜牧業發達,李建魁特地帶著團隊去學習畜禽糞便如何處理……文華說,這么多年過去了,李建魁始終像當初二人相識時那般,身上有著少年的真實和拼勁。在李建魁的勇闖敢拼下,甘泉、新陽等地建成“六代紅星”示范園45畝,開展增施有機肥、水肥高效利用、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5項;實用技術培訓6場200余人次,發放資料600余份,為天水蘋果產業提供了種質資源,為周邊3000余畝果園提質增效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技術方案;提出的新建畜禽糞污及尾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場,減少養殖對農村環境的污染,變廢為寶;與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技術創新,試驗推廣豬凍精繁育技術。2021年,李建魁赴京以甘肅省勞動模范的身份參加“星光大道”節目,將花牛蘋果在央視媒體鏡頭前進行了展示和宣傳。

談及未來,李建魁有著清楚的規劃:“今后,要更進一步地實施畜禽糞污及尾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減少養殖業對農村環境的污染,變廢為寶,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循環農業,建設美麗鄉村;繼續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培養工程,更進一步打造科技特派員技術服務創新功能,實現‘實施一個項目、推廣一項技術、培養一批能人、振興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科技特派員初心和使命!

如今的李建魁,在鄉親們心里格外親。陽光爛漫,蘋果花絢麗綻放。李建魁被鄉親們簇擁在中間,手把手教授他們如何疏花。末了,李建魁沿著蘋果花中間的小道往回走,果農目送他,“李老師,再留一陣吧!”李建魁回頭笑著揮手,“不了,還得去下一處基地”。來時不疾不徐,回時路也走走停停,幫果農們修修花枝。這事李建魁做了十幾年。曾經壯志是少年,如今青絲蘸白雪,時光流逝26年,人漸老,心未變!揪庉 曹寧】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