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天水市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按照年度文物修復計劃,對歷史文物陳列館及青銅器展廳擬保護修復的金屬文物進行了現場查看和提取工作。對擬保護修復文物的病害進行了識別,為文物后期分析檢測、病害圖繪制、制定保護修復技術路線等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文物病害識別是為了確定文物的病害種類,包括文物檢查和文物檢測兩種方法。文物檢查主要包括目視觀察、拍照攝影和顯微鏡觀察三種方法。文物檢測分為文物原位分析和取樣分析兩種手段,通過文物檢測給出文物病害定性或定量的科學數據。該批擬保護修復文物依據“不改變文物原狀”與“最小干預”原則,優先采用直接觀察法識別文物病害種類。在直接觀察法無法判定文物病害時,采用原位分析方法進行檢測。對于某些采用原位分析仍無法確定的文物病害,則依據文物本體的實際情況,進一步運用無損儀器進行分析檢測,最終確定文物的病害種類并出具文物分析檢測報告。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